牛排消费市场潜力 牛排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焦点报道
西方人爱吃较生口味的牛排,由于这种牛排含油适中又略带肉汁,口感甚是鲜美。牛排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以及一种特殊顶级牛排品种(干式熟成牛排):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由于肉质嫩,很受爱吃瘦肉朋友的青睐。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牛排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牛排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
牛排东方人更偏爱7成熟。影响牛排口味的因素很多,如食用速度,当牛排上桌后,享用牛排的速度可以决定牛排是否好吃。因为牛排中既有牛油又含汁液,温度如果稍低其牛排的鲜香度会随之降低。吃牛排讲究火候,而并非享受酥烂口感,这也是在西餐中炖牛肉和煎牛排的区别。另外,餐具也会影响牛排的口味。吃牛排的刀一定要锋利,在吃牛排前一定要先查看一下刀齿是否分明清晰。除此以外,配汁对牛排口味的影响也很大。
《2022牛排消费趋势洞察》指出,近年来,国内牛肉消费量快速上升,环比增速达11%;尽管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进口牛肉量有所趋缓,但是一些进口牛肉品牌还是通过数字化转型在线上渠道获得新的增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牛肉产量整体上处于增长趋势。
2012年以来,我国牛存栏量较为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末全国牛存栏量达9817万头,同比增长2.7%。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牛肉需求量达930.02万吨,同比增长5.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牛肉产量达698万吨,较2020年增加25.55万吨。2021年全国牛肉价格依然坚挺,出现了“肉涨牛跌”的现象。
随着线上牛排消费热情上涨,原切牛排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主流。近三年来,线上原切牛排市场份额逐年上升,由2019年的4.5成升至2021年的5.5成,不断压缩整切及合成牛排市场。2021年,原切牛排市场商品数为整切市场的2.3倍。
随着国产牛肉产量的稳步提升,北部产区产量已经过半,预计2025 年国产牛肉自给率将提升至85%左右——当然更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人均牛肉消费量和美国相比还有4倍以上的差距,这也意味着,国内牛肉消费市场有着充满想象的增长空间。
牛排消费市场潜力
消费者在线上购买牛排时最关注的维度首先是产品类型,如与牛肉部位相关的“原切、西冷、战斧、菲力”等关键词,有最高的搜索热度,其次关心的是牛排的品牌和产地等信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衍生出四大特征鲜明的细分牛排需求场景:高端牛排场景,健身牛排场景,宝宝牛排场景和懒人牛排场景。
高端牛排场景下,用户群体多为可接受高售价的高消费人群,他们的家庭住房档次和消费水平更高,拉动了牛排市场的成交金额,整体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针对高端牛排场景需求来打造产品的品牌,如泰森、肉管家和牛叫兽等都迎来了销售的新增长。
健身人士是牛排的一大新崛起的消费群体,他们对于饮食有着独特要求,高蛋白低脂肪的牛排,对于减脂增肌很有帮助,是他们最爱的食材之一。此外,健身人士对健康的纯果蔬汁、植物饮料也具有高偏好。
随着线上牛排消费热情上涨,原切牛排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主流。
牛排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良莠不齐,低质低价牛排扼杀消费者信任。亟需品质产品、品牌背书牛排的“救市”。当前中高端牛排市场增速25%-30%。随着消费升级,牛排将迎来品牌化时代。高性价比的优质牛排仍是稀缺品。
近三年,高端品质牛排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价格敏感度在下降,品质成为消费者主要关注方向。随着健康、轻食、低热低脂等概念的兴起,牛排正通过精准对接消费人群,实现产品在需求层面的升级。
牛排行业市场需求
我国的肉类饮食以猪肉、鸡肉等为主要肉类蛋白来源。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优质肉类蛋白的需求出现迭代。富含肌氨酸,低胆固醇,更健康的牛肉契合人们的健康膳食需求。
我国中产阶级及中高收入家庭数量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文化和饮食结构大大改善。2010年我国中产阶级只占5%,而到2021年已经达到7亿人。高收入人群对于牛排消费的支付能力和需求都在增长。
牛排行业报告对中国牛排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牛排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牛排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牛排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